网站首页
书画展览
生活直通车
书画院校
求购书画
名人字画
书画论坛
书法展览
书画展览馆 书画展览信息 书画名家作品 现代名人字画 书画院 书画论坛
Baidu

ToP

衡水天宁寺
[ 录入者:zxyzxy | 时间:2014-04-29 22:25:37 | 作者: | 来源: | 浏览:2295次 ]

关于衡水市天宁寺寺院情况简介

 

天宁寺的历史渊源

天宁寺位于桃城区赵圈镇胡家堂村东侧,距市区10公里处。根据《衡水县志》记载,天宁寺位于治西牛蹄洼村。另据《衡水市地名志》记载,胡家堂位于赵家圈乡东偏北2.5公里处,南靠保衡公路,有常住人口640人,汉族,土地多盐碱,有耕地2700亩。古时该村有天宁寺,寺内石碑记载:胡家堂明、清时代叫南牛蹄洼。胡氏于明初从山西洪洞县迁来首创村落。后来村北洼地淤平,积水消失,便更名为胡家堂。

该寺是古刹寺庙,原有土地300多亩,始建年代失考,有碑文记载,弘治年间大德高僧皇明郎公重修,明朝万历年间,有衡水之名人士当朝太监九千岁冯保为庇乡里,在祖籍本镇冯家村修了护国双林寺,在外祖父的故居胡家堂重修了天宁寺。

解放前夕,有一股武功高强的土匪流窜到此,国家正规部队消灭了顽匪,天宁寺也遭到毁坏,昔日的盛景已不复存在:殿舍尽,佛像无存,僧人星散,最后一个安庆大和尚流离失所,不知去向,自此天宁寺成为荒芜之地。

 

天宁寺的重建情况简介

衡水天宁寺原址位于市区人民西路赵圈镇胡家堂村,此乃明朝古刹,历史上盛有名望,乃皇家寺院,据说占地面积约为800,但随着历史朝变,几度兴衰,文革至今,周边土地荒废多年,大部分被村民占用,现在旧址仅剩10地。

今遇胜缘,河北妙莲尼师及衡水众居士发心礼请圣宇法师、道航法师修复古道场,承蒙衡水市各级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,特此批复修建旧址天宁寺。

该寺在两位法师的带领下于2011910日(农历八月十三)破土奠基,辽宁营口楞严寺天台法主山长老率两序大众亲临本寺主法奠基,为正法久住,同时感召内蒙古、黑龙江、山西、北京、福建及河北本地的大德法师及各地信众莅临法会。

经过近一年的建设,大雄宝殿、十方讲堂、五观堂、宿舍楼、客堂及法物流通处等堂口,建筑面积为一万多平方米,投资金额为1亿元,现正一期工程基本交付使用。

 

天宁寺发展规划简介

二期工程拟建包括大牌坊、山门、露天观音、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大悲阁、8个教学楼、慈善中心和古文化研究中心等,用地面积约为一百多亩,投资金额约为2亿元,计划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。

三期工程包括:念佛堂、禅堂、法堂、云水堂、藏经楼、祖堂、佛教展览馆、绿色生态采摘园,建筑规模拟为100亩,投资规模约为2亿元。基于此,在衡水市创建佛教文化教育基地——天宁寺。该建筑群为仿明清建筑,以大雄宝殿为中轴线,教学楼为延伸,建设成为冀南较大的,庄严清净的园林寺院。

天宁寺建筑功能简介:

一、弘法教育:家庭教育、学校教育、社会教育、宗教教育。其作用和谐社会,净化人心,减少社会矛盾利乐有情。

二、接引信徒,破除迷信,弘法利生。

三、美化环境,打造旅游观光胜地,推动当地经济,造福社会。

四、开展传统文化、学术交流。

五、弃恶扬善,树立正法形象,爱国爱教。

建设寺院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明白宇宙人生道理,康泰於身心,端正於三业,幸福於家庭,和谐於社会,奉献於国家,服务於人民,解脱於轮回,成就於佛道。

成佛是我们的目标,从理上说人人都可以成佛,但从事相来说,必须要有修行、学习、教育、深入经藏,明心见性,开启智慧,方能解脱六道。

人们能够明白真理、有智慧而觉悟人生,转凡成圣,离苦得乐,成圣成贤,服务于社会,利万民于善资。

完善于十项内容:

一、孝道的落实:行孝乃人之本分。

二、慈善的广阔:济世万民高尚人格。

三、慈悲的救度:大乘佛教入世的精神。

四、菩提心的觉悟:自觉觉他,觉行圆满的的开始。

五、清净的利世:慈悲伟大佛陀的平等教育。

六、戒律的自端:毗尼住世,正法久住,戒心而不患众。

七、正见的端量:正确的思想,端见大同世界的庄严。

八、心地的包容:心地圆融乃入圣成贤的源泉。

九、落实的当下:理事并兼,融获究竟清净的硕果。   

十、成佛的圆满:乃人生超越万物,性相无碍,真如自在,平等解脱。

以上十项的构建,继承佛教的传统,发扬大乘的精神,建设“八大教区,两个中心”服务于社会,回向于众生。

1)、慈善机构中心:世间有快乐的一面,但苦难也同时存在,而佛法有究竟,也有方便接引,慈善虽不是佛法的全部,但可做一个方便契入佛法的接引,有了初步接引的入门,进而达到清净的圆满解脱,远离一切苦难的束缚,所以圆满清净又含摄诸方便,而诸方便又连通于圆满,经云:先以欲钩先,后令入佛智。随众生的方便因缘说,能了解到这里,解脱是我们的心性,成就是我们的本体,而慈善是佛法的方便,是我们的因缘,既有如是之因,如是之果,行慈善为众生服务,所以秉承大乘佛法的入世精神,不违性体戒德原则,而行于慈悲万善,体现佛教徒持戒守法,弘教爱国的基本信念,成就地藏孝道,观音慈悲的救度精神,不离本体而行方便,接引住众而归大乘,启发性德之光明,悲智双运也。

佛法不离世间觉,在世间万法当中能觉悟简称为佛法,所以修行佛法就是觉悟世间法,而慈善恰恰就是慈以世间法而善入以出世间法,所以慈善又是出世法的基石,广种慈荫,善入佛法,即能利国利民,又能作为出世善因,而除修道障碍,慈善又能体现一个思想品德人格的高尚风范。一个人能慈善於社会,利济於万民,他内在蕴含着一个孝道的风尚,所谓百善孝为先,一个人能孝善于大众,成就光明道路,帮助困苦穷难的人,奉献人生的爱心,将来的发展有何事而不成呢?

2)、古文化研究中心:世界的东方有个成圣成贤的文明古国,她带动着全世界精神文明的发展,这就是众所周知的中华民族。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,有着如此神圣而光明成就。她的神光赫奕、光明灿烂、文明与发达都依赖于成圣成贤的传统文化。她能让钢刀而折服,面目狰狞转慈祥,和蔼,提升到慈悲喜舍,让邪恶能终止,让愚昧转为智慧,让人们心中永驻光明与祥和,依靠的是传统文化的教育,唯独中国的圣贤教育能做到,既有如此特设功效,弘扬传统文化,研究学习古文乃我们当下所必须。私塾学习“三百千”、半部论语治天下;“有余力,则学文”等。有了千年的文化,而没有活千年的人,一个人能成名于万世,不是他的生命,而是他的精神思想,道德文化。所以,一个人活着,而内在没有道德文化作基石,那是最为可怕的。因为一念错误就能伤害于万民,甚至伤风败俗,更可怕的是以错为正,成为历史的罪人,万人辱骂,自己不知不觉不悔,不得其改,可悲、可怜、可悯,这就是没有学习传统文化的原因。《三字经》云:“人之初,性本善,性相近,习相远。”古德云:“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”,《易经》有云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;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。”所以传统文化弘扬与传播才是人生久之不败的灵魂,有了文化灵魂,成为一个忠诚秉直,道德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,贤达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,正人君子、大善良哉!深入传统文学,发扬文明古德,提倡社会良好的风气,促进家庭和谐,修养道德品质。

    经历了十年文革浩劫后,改革开放让人民过上了富足的生活,而今天为什么会变得愈加贪婪、冷漠、邪恶?许多过去听来如同天方夜谭的故事都成为司空见惯的事实,自然灾难、人为灾难层出不穷,是道德教育与传统文化的缺失,怎样改变现状?唯有弘扬传统文化与伦理道德!

“孝、悌、忠、信、礼、义、廉、耻”,被人尊称为“八德”,也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,用传统“八德”伦理体系,约束人们不当的行为,使得人人向善。

把传统文化教育落实到家庭、学校、团体、社会,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,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,共建一个和谐、幸福美好家园!

3)、戒律部庄严楼:戒乃为防非止恶,律为团体共同遵守,简称戒律。戒的精神为自护自端,升华为摄心为戒,律为自守自用,升华为利己利众,和合无诤,团体清静,光摄万千,照破烦恼,觉照无明,常寂性体,光寿无量。经云:戒为无上菩提本,长养一切诸善根。所以修行以戒为基,以戒为师,以戒为纲,成就无上妙理般若,体现性德,觉照光明无量,无量大小乘修学,都要以戒为基础,以戒德为成就,以戒相、戒条、戒体为自端身心,达于清净,成就圣贤。使修学者身心清静,断除恶业,全身心转化,进入圣道,而解除烦恼,自度度他的伟大慈悲精神解脱。

4)、阿含部庄严楼:阿含部归属于小乘部,但他不是独立,更不是以大乘对立,而是以小乘修学通于大乘妙理,所以回小向大,所以小乘的修学是因缘与根器,环境和累世的宿德,遇缘不同,而了解无常生灭,苦空无我,苦集灭道,四谛,十二因缘,初步了解宇宙人生观,初步修成,通于大乘,贯摄万法,明了性体觉空,跳出轮回,成就贤德。了解宇宙人生无常法,放下名利,积功累德,为正法修行做好自己本份工作。

5)、地藏部庄严楼:佛道的修成是孝道的圆满,佛法的成就也是孝道的落实,所以佛道就是孝道、师道的圆满。修行方法,做圆成佛道,先把人做好,养有正确道德,孝养父母,完成人格,成就佛道的基础。行孝道就是最不可思议的消业障。业障消除无有障碍,一切自在,直至圆满成佛。

6)、般若部庄严楼:般若乃觉照无明的总纲,释迦文佛一生教学的主体,信解行证,以解为教学的核心,说明宇宙人生真相,万法当体即空,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。性体而常寂,常寂而觉照,觉照而常寂。般若的弘扬,通达诸法性,一切空无我,得一乘道,不由他悟,性德本具,万法无生,觉应因缘,般若的修学,离诸解,觉诸解,离万法,觉万法,照见五蕴皆空,成就性净明体,转识成智,启发自性大光明藏。有深入经藏,了解宇宙人生真相,彻底放下我相,我执,转凡心而成於圣道,真正能大慈大悲,救苦救难,大无我精神。

7)、楞严部庄严楼:正法眼藏,辨别善恶真伪,去除五十种阴魔,蠲除心中细惑无明,流露性德本地风光,体现不生灭境地,证入楞严三昧,破除权小外凡,直入真心第一义谛,顿悟三性菩提。为正法久住,辨别善恶,明正是非,为迷途之人树立正法旗标,光明依靠,彼岸觉悟。

8)、法华部庄严楼:一念三千,性德本圆,因果同时,以佛果德,入佛究竟清净正知正见,证悟明心,大乘含融,一真法界,性德自圆,普劝有情,一念回心,舍小向大,应用真如,常寂光微妙性土,诸佛恒宣、赞叹、护念,菩萨欢喜,法界有情同发心,一念南无佛,皆共成佛道。开佛知见,领悟大道无我,本性湛寂,寂而常照,性德流露而遍照三千,所到之处,光明无量。

9)、华严部庄严楼:湛寂虚灵,历事炼心,重重无尽,法界包融,性德本具,理事无碍,大华严的微妙,只有深入学习才能知道佛家的富贵,心包太虚,拓开心性,私狭的观念,证得事事自在的本如,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。而能含包圆融一切古今、内外文化学说。圆融各宗教论述教学,重重无尽,无尽无碍,大同世界,无碍法界。

10)、净土部庄严楼:为人生究竟清静解脱之快乐,自在圆满的归宿,真正能达到自在成佛的目标。心净则佛土净,修行佛法则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。万法总归心,何其自性,本自清净,流露万法,普度众生,圆满佛道,为净土究竟清净庄严楼。   

理虽有顿悟,而事要循序渐修,所以教学要有次第,逐步而提升,以此因缘而修建道场作为修道的外护,为修道成佛,必须创造良好的条件和修学环境,道场的修建外观能达到可看、可参,内部更要有可用、可学,有道风、学风良好的修学环境,建道场也是一种继古圣贤文明品德,更是传播文化、超越艺术、解脱人生的文明征洋。

我等有此念,存心修学圣贤之道,但所有的成就只缘于两层,八层为众缘和合,大众鼎力支持而成,亟望各级领导及有关部门助成千秋盛事!

祝吉祥!南无阿弥陀佛!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衡水天宁寺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2.04.13

 

衡水天宁寺法会视频

 

http://v.youku.com/v_show/id_XNzAwODU2NTEy.html

 

 

 

衡水天宁寺法会视频二:

 

http://www.56.com/u89/v_MTEyNzgyOTkw.html

 

 

 

 

 

衡水天宁寺法会视频三:

 

http://v.youku.com/v_show/id_XNzAzNTM3Nzg4.html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】【打印繁体】【投稿】【收藏】 【推荐】【举报】 【关闭】 【返回顶部
[上一篇]书画展览馆的条件 [下一篇]安徽望江龙门寺上梁庆典邀请函

 
 
 

相关栏目

最新文章

广告宣传 - 意见与投诉 - 法律声明 - 友情链接 - 网址导航

版权所有 1999-2012 书画展览馆 - 书法书画展览

业务联系: 15851899322 苏ICP备10000503号-5